任素宁的《阵地》日记(8):我以阵地记者之名立誓——用相机定格民族骨气,用文字点燃抗战星火!
掷毒气弹、燃火焰枪,卑劣日寇妄图碾碎中华意志;半步不退、寸土不让,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换得胜利微光。让我们随虚拟人物任素宁的日记与镜头,步入电视剧《阵地》的抗战硝烟,定格军人浴血护国的凛然,见证文人以笔为战的热忱!
掷毒气弹、燃火焰枪,卑劣日寇妄图碾碎中华意志;半步不退、寸土不让,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换得胜利微光。让我们随虚拟人物任素宁的日记与镜头,步入电视剧《阵地》的抗战硝烟,定格军人浴血护国的凛然,见证文人以笔为战的热忱!
说起革命文艺,就不能不提延安。1938年4月,为培养抗战艺术干部,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,吸引众多革命青年。仅1938年5到8月,赴延安的知识分子超过2000人。物资匮乏,学生就利用梨木板创作,木刻运动应运而生。